其实,孩子就是孩子,尤其是六岁以内的孩子,还不懂得礼让的含义,大道理的教育对他是很空茫的。而他看到的是妈妈不站在他的一边,自己没有了争取的权利,孩子的自尊心、自信心就有可能受到打击。如果孩子长久被教育成这样“谦让”的小大人,不敢率性地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,长大之后很有可能不知如何维护自己合理的权益。
所以,在孩子成长的过程里,妈妈要适当认同孩子的负面情绪,耐心地引导孩子合理宣泄,不要有太多的训斥、责难、教育,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处理自己的情绪。孩子只对自己有体验的事物才有感觉,在不快乐中学习处理不快乐,在愤怒中控制调适自己的心情,在沮丧中学习振奋自己,给孩子留出自由的时间和空间,不要急于参与处理孩子的情绪。妈妈不要一看孩子不高兴了,愤怒了,沮丧了,就去干预。只要孩子的发泄没有伤害自己和他人,也没有损坏东西,哭,就让他哭;怒,就让他怒;忧,就让他忧……让他自己有一个自由释放的空间和时间,在体验中学习管理和宣泄情绪。当然这不是完全让孩子的情绪失控,合理宣泄,也包括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适度控制和调节情绪。
喜怒哀乐是人的正常反应,情绪的适度自然流露,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。父母的苛求、掌控、高压、不尊重、漠视,会造成对孩子幼小心灵的伤害。要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或游戏,这种自由的活动,有利于孩子释放积累起来的负面情绪。
当孩子出现不良情绪时,不要把小孩子当大人来要求,要允许孩子公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,不要强行让孩子自我压抑,更不能用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方式,让孩子“忍气吞声”。心理学家发现,很多孩子的强迫行为、攻击行为、破坏行为,很多时候都和他内心的紧张情绪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宣泄有关。
© 2009-2030 https://m.okmm.cn
QQ:6189315 okmm@dreamart.cn